铜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:
1) 内孔
内孔氏铜套类零件起支承火导向作用主要的表面。内孔直径的尺寸公差等级一般为IT7,精密铜轴套有时取IT6,液压缸的内孔一般取IT8,若与其相匹配的活塞上有密封圈,则可降低为IT9。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1.6~0.1;要求高的一般为:Ra0.04
2) 外圆
外径公差等级通常为IT6~IT7;表面粗糙度为Ra3.2~0.4
3)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
当内孔的终加工是将铜套压入箱体或机座后进行时,铜套内外圆肩的同轴度要求较低;若铜套的终加工是在装配前完成时,内外圆的同轴度要求较高,一般为0.01~0.05 。
4)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
铜套的端面在工作时若承受轴向载荷,或在加工中作为定位基准时,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都较高,一般为0.02~0.05
铜套类零件的材料与毛坯:
材料:铜套类零件一般用钢、铸铁、青铜或黄铜制成。有的滑动轴承采用双金属结构,即用离心铸造法在钢制外套的内壁上浇注锡青铜、铅青铜或巴式合金等轴承合金材料,能提高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。
毛坯: 孔径较小的套筒,一般选择热轧或冷拉棒料,也采用实心铸件。孔径较大时,常采用带孔的铸件和锻件或无缝钢管。对某些薄壁轴瓦可用双金属料弯曲而成。大量生产时,可采用冷挤压和粉末冶金等先进的制造工艺。
铜套类零件加工主要工艺问题
达到内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,保证内孔和外圆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;
铜套类零件加工顺序有两种方案:一种是把外圆作为终加工方案,先从外圆粗加工开始,再粗、精加工内孔后精加工外圆。这种方案适合用于外圆表面是重要表面的铜套类零件。二种方案是把内孔作为终加工方案,先从内孔粗加工开始,再粗、精加工外圆,再精加工内孔。这种方案适合用于内孔表面是重要的铜套类零件。